[28期] 《六祖壇經直解》 第九護法品 第十付矚品 要義
此《六祖壇經直解》的誕生,是 善性導師願心之所成,智慧之菁華。且讓我們珍惜修行中的每一場醍醐甘露,期盼透過文字般若,一窺佛法妙義,細細品嚐濃濃法味!
「道由心悟,豈在坐也。」
真正究竟、最高層次的境界,乃無修、無學、無證,此境界當然不必一定要打坐才可獲得。所謂「道由心悟,豈在坐也?」很多修行人錯悟這句話!殊不知坐是事修,心法是理悟,缺一不可。打坐是練習修定的方法之一,譬如, 惠能大師此種大根器之人,因歷劫累世修得非常好,故不需打坐即證得真心、本心;但眾生的根器鈍、定力不足,所以藉由打坐來修定力。
要得「道」、證「道」,要證入「體」、自性,非由打坐可達成,亦非經由其他的方法可以達成,「坐」只是各種方法之中,其中的一種而已,因為「道」非因方法可得。所謂「坐」,在於表達「道」非由「坐」可成,「道」不等於「坐」,「坐」不等於「道」。得「道」之方法只是一艘船,一個過程而已,真正的「道」在於「心」。欲得到「心」必涉及到「識」,要去掉「識」才能得到「心」,此謂之「道由心悟」,倘若「識」去不掉,則永遠不可能悟道的!
「但依法修行,無住相法施。汝等若悟,依此說,依此用,依此行,依此作,即不失本宗。」
末法時期的眾生要「依法修行」真的很困難!經雲「因地不真,果召迂曲」,因種得不好,故生於末法時期;因種得好,就會生於佛出世的正法時期。所謂「燈欲滅時還復明」,在末法時期的最後幾十年,會有最好的大法產生,此即是《佛乘大法》,故要把握機會,依法修行。
除了「依法修行」之外,還要「無住相法施」,這對於弘法、修學兩者而言都很重要。對於弘法者而言,只要動了意識作用,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五毒必定在,故要「無住相法施」。對於修學者而言,因尚無能力足以判斷弘法者是否「無住相法施」,所以只能靠因緣。「因」要種得真切,就要種「善」因,千萬不要隨隨便便的種「惡」因。
末法時期,魔強道衰,「道」的本身要建立起來都很困難,更何況修學的人倘「道心」不堅固,如何修得起來?如果能夠悟及此理,按照 惠能大師所說的去修、去悟、去做,就不會偏離禪宗頓教法門之宗旨。
~以上錄自 《六祖壇經直解》 善性講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