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2期] 佛乘心法要義~六大心法
第一、九字禪。所有的法都是從九字禪衍生出來的,這是佛乘宗獨特的不共大法。九字禪是無量陀羅尼的總持陀羅尼,念一聲九字禪「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」就等於把所有的佛號、菩薩聖號和咒語全部念一遍,所以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。
第二、十大一如。九字禪和十大一如是佛乘宗最重要的核心理論。九字禪主要是指 大自在王佛,亦即法性、法身、法界;十大一如是從九字禪衍生出來的十個綱要,是整個宇宙、整個法界的十種功能。十大一如是一個綜合體,缺乏其中任何一個都不完美,而眾生之所以有煩惱,就是因為十大一如不完整。初地菩薩就是開始具足十大一如的功能與功德,所以 緣道祖師曾說,一個初地菩薩就是一個小佛。
第三、十無量相應心品。因為十大一如的範圍涉獵太廣、太深,「體」怎麼入?「能」怎麼出來?怎麼去「用」?要做到這些真的很難!因此,從十大一如開出十個無量相應心品,來幫助眾生契入。十無量相應心品有慈悲心、平等心、捨離心、精進心、歡喜心、謙和心、報恩心、法忍心、無畏心、圓覺心,這十個心相當具體,從名稱上就容易找到入手處。大乘佛法是以成就菩薩為目的,因此修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為主;而本門的本願是誓證佛果,所以要修十個無量相應心品。
第四、皈依五寶。就是護持五寶,佛、法、僧、師、自性,最後五寶合一,合一於自性,自性就是佛性,就是法性,就是 大自在王佛。
第五、禮佛拜懺文。屬於普門,所謂普門就是不管何種根器的眾生都可以修的法。一個修學佛乘大法的人,如果根器不是很高的話,要修起來不容易,原因就是傳統佛教所謂的業障,欲消除業障,最快、最好的方法就是禮佛拜懺。
第六、門規。實際上,門規包涵很多的修行法在裡面,按照這些修行法來修,自然就不逾矩。所以,門規是一個很重要的實踐法門,只要門規能守好,這一生必定可以證道、成佛。
在修行的過程中,「九段禪功」的生理功課比較容易修,只要肯下功夫,就可以修得好;而「八大加行」的心理功課就比較困難!近代修行有成者之所以不多,原因就在於心理功課不能突破,因為眾生經過歷劫累世的熏習,執著非常深,每個人都有自以為是的想法、個性,這些都是執著,都要去除掉。
佛陀悟道時曾說:『奇哉!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執著,不能證得,若滅妄想,則無師智、自來智,各種大能,任運自如。』因此,要把佛性顯現出來,證到十大一如的境界,最重要就是去除妄想執著。總之,「八大加行」是幫助眾生去除心理執著,「九段禪功」則是幫助眾生去除生理執著,兩者要同時下功夫,相輔相成,妄想執著若能突破,此生必定可以解脫、證道、成佛。
錄自「佛乘宗大自在無上心要」~善性講述 法住輯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