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77期] 和諧的修行生活
文/法善 王美女
以前去過的道場,就是要我們念佛、打坐,我跟著別人照做,但從來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,心裡的疑惑很多,所以一直無法安定下來好好修行。有一天我求菩薩,希望能讓我找到正知、正見的善知識,讓我可以安定下來,好好的學佛修行。過了沒多久,麗雲師姊及三妹就問我要不要到佛乘宗來上課,課程是免費的,於是我就這樣進入大自在講堂來聽課。
一般道場上課的內容大多是解釋經典,而且常常是講課的人的個人見解,我聽了雖然知道意思,但是就是沒辦法進入腦海、融入生活。而 導師講課的內容不但法理清楚,還很生活化,像講到「報恩心」,導師就特別提醒我們,報父母恩要孝順,但「孝」容易,「順」就不容易。此外,導師說的「自求內證之七大前提」中的「凡事先檢討自己,不檢討別人」,我就可以在生活當中實踐力行。例如,媽媽原本是跟三弟同住,但因三弟妹跟媽媽處不好,所以三弟希望我居中協調,由二弟來扶養媽媽。不過他們兄弟感情一直不和睦,總是無法好好溝通,於是索性將照顧媽媽的責任推到我身上來,讓我心裡很不平衡。
所以,弟弟每次打電話來,我火氣就會很大,講話口氣當然也不好。自從來上課以後,知道凡事要檢討自己,也了解到自己跟媽媽的因緣比較深,而且跟媽媽一起住還可以讓我修「報恩心」,其實要很感謝弟弟把這個機會讓給我。從此以後,弟弟打電話或到家中來時,我都能心平氣和的親切應對與招待,真心的笑臉迎人,說話語氣變得柔和,家庭關係也就自然變得和諧了。
自從進入佛乘宗,人生有了正確的宇宙觀、生命觀以後,生活就過得很充實。現在每天早上大約六點起床,開始拜懺及練動禪,白天找時間念佛三到四萬聲,然後打坐兩小時。能夠如此安心、安定的修行,真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。
除了「三禪一懺」的修行功課外,我也喜歡當義工,在佛堂當義工,心情是非常愉快的,因為當義工就是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修行。例如,擺設供佛的水果,其實就是在磨練個性,剛開始我一直擺不好,心理壓力很大,不過後來找到了訣竅──就是把水果也當成 大自在王佛,用很恭敬的心,一個一個慢慢的排,很容易就可以排得很好,想不到擺水果也是在修行。此外,每個月我都會去發DM跟雙月刊,以前個性比較害羞內向,平常就不太敢主動與人接觸、談話,之前連把DM投在信箱裡,都覺得不好意思,更別說主動發DM給陌生的路人了。現在則是很自在,看到人就發,還能主動說上一、兩句話,介紹我們佛乘宗。所以發DM也讓我突破了心理障礙,破了我很多習氣。
最後,跟大家分享我勤加拜懺所得到的禮物。媳婦原本跟家裡的人相處融洽,但幾年前不知什麼原因,突然不跟我們往來,已有好幾年沒有回家來了,所以我在拜懺時就把媳婦的名字一起加上去。有一天媳婦突然打電話問我,說她好幾年沒有回來了,家裡還有沒有她的位置,我就告訴她:「當然有啊!妳是我們家的媳婦,當然可以回來。」今年過年和節慶,媳婦都有回來團圓過節,真的很圓滿。
這都要感謝 導師平常就告訴我們,學佛修行至少要先做到身心健康、家庭和諧、工作順利。希望這家庭和諧、圓融的力量,是推動我在修行路上更認真的動力。